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海南中考 - 正文

 
2010年海南中考新政策变化外省考生可参加中考
来源:荆楚网 2010-4-2 14:41:31 【字体:小 大】
中考新变化:长跑成必考项目 4月1日至30日考体育,6月25日至27日全省统考

中考新变化:长跑成必考项目

  4月1日至30日考体育,6月25日至27日全省统考

  中招考试是海南省10多万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中招考试的报名条件、录取情况有何变化呢?2010年全省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今天在海口召开,省中招办主任王贤针对今年中招政策中的报名考试条件、报名办法、优惠政策等进行解读。王贤强调,体育是实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促使学生每天至少花一小时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从今年起列入体育必考项目。

  本报海口4月1日讯(记者 许欣 实习生 吴亮)

  报考条件:

  外省考生可在海南参加中考

  今年海南省中考的报名条件如下:1、具有我省常住户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均可报名参加学业考试。2、户籍不在我省,但在我省应届初中毕业的驻琼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归侨、归侨子女(不含侨眷子女)及持有一年以上居住证的华侨学生、港澳台籍学生、外国籍学生,也可以报名参加学业考试。

  户籍不在我省的其他考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名参加学业考试:(1)在我省初三年级就读满一年的应届毕业生;(2)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方为在我省就业的农民工或参加我省经济建设的其他常住人员;(3)本人及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方具有我省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件或暂住登记证明。

  王贤表示,前年的中招政策拒绝外省户籍考生在海南参加中考,学生回原籍考试奔波劳累,一则影响复习,二则增加经济负担。从2009年起,省中招办以人为本,有条件地放开户籍不在海南省的考生参与报名,去年有1361名户籍不在我省的农民工子女在我省报名中考。今年的报考条件与去年相同。

  报名地点: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报名地

  今年中考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在报名办法中,除了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外省市回琼生、往届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外,不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的本省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并考试,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并考试。户籍不在我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

  王贤表示,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报名地点,同样是体现出了对考生的人文化关怀,避免考生为考试承受奔波劳累之苦。去年我省开始执行这一政策,社会反响不错,今年这一政策不变。

  中考成绩:

  依然以等级分加星数呈现

  2010年我省继续实行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一的办法,考试成绩既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作为上一层次学校招录新生的主要依据。

  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考试时间为6月25至27日。体育学科也是必考科目,由各市县(单位)按《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考试。全省统一考查科目为生物、地理、理化实验操作。由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由各市县(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考试和评卷,其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考查成绩呈现为A、B、C、D四个等级。全省统一考试科目的成绩,以科目等级分加星数以及总等级分加总星数的方式呈现。

  招生学校:

  招生范围倾向本地生源

  一些普通中学的招生范围与往年有所区别。省教育厅直属中学、高校附属中学、海南华侨中学以及变更管理权限后有全省招生协议的学校,继续全部或部分面向全省招生。其余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再面向全省招生(择校生不受此限制)。

  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只招收本省户籍考生(择校生和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学生、港澳台籍学生不受此限制)。其中,定点到市县(单位)的指标,只招收该市县(单位)户籍的考生。各市县(单位)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是否招收学籍在本地、但户籍不在本地(含外省市户籍)的考生,由各市县(单位)作出决定并在考生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批次:

  12所省一级学校同批次录取

  今年中招录取批次依然分四批,但不同学校的录取批次有所调整。

  海南中学少数民族特招班、国兴中学少数民族特招班依然在提前批次录取。参加第一批次录取的是12所省一级学校。参加第二批次录取的有市县(单位)重点高中学校、琼州学院附中、省农垦中学、农垦加来高级中学、农垦三亚高级中学;高职高专学校。参加第三批次录取的有中等职业学校、一般普通高中学校以及省、市县(单位)重点高中学校的择校生计划。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列入录取批次,由学校依据学生志愿自行录取学生。

  高职高专学校招生录取高职高专学校设立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从具有我省户籍,参加学业考试的考生中择优录取新生。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中职学校优先录取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不集中在录取场统一出档,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中招办提供的报考志愿等相关信息进行招生宣传,并组织学生登记入学。开学后办理相关录审手续。

  择校人数:

  不得超过公费生计划的30%

  今年中招政策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学校只录取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其中,重点普通高中学校只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的考生(择校生不受此限制),列入第一批录取的普通高中学校只录取体育成绩达到B等以上(含“B”等)的考生。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只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以上(含“B”等)的考生(择校生不受此限制),各市县(单位)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本地招录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要求,由各市县(单位)自行确定。

  王贤强调,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各学校录取的择校生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招生计划(不含择校生)的30%。面向全省招收的择校生不得超过择校生总数的30%。文体特长生招生指标原则上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不含择校生)的6%。

  市县(单位)重点普通高中学校继续实行部分招生计划“指标到校”的招生办法,分配比例要在去年20%的基础上有所扩大,具体比例由各市县(单位)确定。王贤说,省中招办鼓励各市县扩大指标到校生比例,指标到校比例即使增至40%亦不为过。因为这有利于促使学校均衡发展。此前省中招办工作人员曾到不少省市调研,在一些发达地区,指标到校招生比例甚至高达100%。

  照顾政策:

  今年加星条件更明确

  今年中招优惠政策比去年明确。符合以下五类情况中的任何一小项者,在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时,给予总星数加上2个星的优惠(符合多项的,也只能享受一次):(一)革命烈士子女、驻西沙边防部队现役军人子女、西南中沙办事处及省垂直管理的驻岛单位干部职工子女;(二)初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宋庆龄奖学金的考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省级二等奖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考生;(三)初中阶段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省级艺术竞赛二等奖以上(单项奖)或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单项奖前六名的考生;(四)因公牺牲或一级至四级残疾的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五)农村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的子女。

  体育考试:

  长跑列入必考项目

  今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1日至30日。凡参加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升学体育考试。与往年不同的是,2010年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自选项目为男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女生为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投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考生可以自选一个项目。

  省中招办主任王贤提醒明年的初中毕业生,2011年,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依然是体育必考项目,中学生们要早早加强锻炼。王贤说,往年我省未把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列入必考项目,选考长跑这一项目的学生很少。而根据相关调研,近20年来,广大青少年的耐力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令人忧心。教育部门希望借中招政策来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身患严重疾病及残疾的学生,凭市县教育局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及考生家长签署意见,经学校报市县中招办核准并网上公示一周后方可评分,并按B等2分计入中考总分。医院证明和申请书原件装入该生升学档案,供招生学校录取时参考。对考前突发伤病(含女生例假)无法参加考试的学生,由学校报当地主考,经在场医生核准,当地主考签字后可以缓考。缓考应在考试日期后一周左右统一组织补考,届时仍不能考试的学生可按免考的50%计入中考总分。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如考生自行放弃考试项目,则该项目作零分处理。

  相关新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与教师考核挂钩

  本报海口4月1日讯(记者 许欣)省教育厅今天发布《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修订)》,要求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上升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教师的岗位职责。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等挂钩。

  方案要求,各初中学校要按照《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修订)》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在七、八年级结束时,分别为每一位学生填写《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信息表》,在中考前规定的时间内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填写《海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以此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